权威数据显示,去年我国著作权登记总量突破了200万件大关,其中作品登记接近160万件,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40万件,创历史新高。全民版权保护意识的普遍提高可见一斑。
与此同时,互联网的飞速发展,让抄袭也变得更加便捷。网页设计侵权、网络小说侵权、网络游戏侵权、广告语纠纷等等现象依然此起彼伏,层出不穷。小知要说的是,这些都涉及到版权的保护问题。
版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著作权,指文学、艺术、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。独立开发完成作品的自然人、法人或其他组织以及通过合同约定、继承、受让或者承受作品的自然人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都可以成为著作权人。
伍林堂山炮文学品牌联盟专家指出,版权登记可以维护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权益,确定和明确版权的归属,避免今后因为版权归属问题发生纠纷。有助于解决因著作权归属造成的著作权纠纷,并为解决著作权纠纷提供初步证据。
不仅如此,版权保护还有利于作品、软件等的许可、转让,在申请科技、文化成果,转让和拍卖,申请质押贷款等方面发挥“无形资产”的作用,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。
从去年的版权登记作品类型看,数量最多、占比最高的是文字作品,其次是摄影作品,第三是美术作品。除此以外,还有哪些作品可以进行版权登记?
1、文字作品,如小说、散文、杂文、诗歌等;
2、口述作品,即兴的演说、授课等以口头语言形式表现的作品;
3、音乐、戏剧、曲艺、舞蹈、杂技艺术作品;
4、美术、建筑作品;摄影作品;
5、电影、电视、录像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;
6、工程设计图、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;
7、地图、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;
8、计算机软件,计算机程序和有关文挡;
9、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作品。
版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构成,版权登记与否关乎著作权人的维权成本。随着我国版权产业的迅速发展,作品版权登记逐渐成为构建版权产业链的重要工作内容,并在保护版权、维护著作权人利益,提高版权交易的安全性、风险防范等方面提供了证明。中细软深耕知识产权行业16年,专注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,在传统版权登记基础上推出版权新品速通保,创行业领先,为版权的保护提供全方位的快速保障。